人文文献
2001-2010

 

汪品先,1999. 研究,研究生,研究生导师.
发布时间:2021-11-20来源: 访问量:

研究,研究生,研究生导师*

汪品先

研究层面存在三个大问题:一是缺乏创新的文化,二是缺乏创新的精神,三是缺乏创新的战略眼光。

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中国的文化却有过多的相信。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中,存在着不利于创新的成分。

科学问题要从根上教学生。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教答案,更要教问题。

离新年钟声敲响还有不到40个小时,也许是大家今年最后一场交流。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是一瞬间,如果摆正了新年的坐标,新年是一个新的开始;如果倒过来,那么新年后是活一天少一天,吃一顿少一顿。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把研究生导师五个字拆开来说,先从研究两字来说起,然后讲研究生,最后说研究生导师。

一、研究

什么叫研究,中文的词汇很丰富,研究二字,可以用在很多场合。我们做的很多研究,含义并不清楚,出文章就是研究么?世界上出的论文95%是浪费了的,回头看看科学的历史宝塔,有用的也就是5%而已。我认为研究层面存在三个大问题:一是缺乏创新的文化,二是缺乏创新的精神,三是缺乏创新的战略眼光,我就这三点来说说我的观点。

第一是创新的文化的价值。同济大学有一位名誉教授许靖华先生,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在苏黎世高级工学院退休时作了个报告,题目是《为什么牛顿不是中国人》。他想说现代科学的起源为什么没有发生在有深厚文化功底的中国,而是发生在英国。科学创新是文化的一部分,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科学的价值。但如果我们首先考虑的只是它的价值和利益,这样就走味了。科学总的来说还是一种文化,科学家由于热爱它甚至可以献身。科学如果能产生价值,那是最好,但即便眼前没用,我还是要研究、因为爱好,我们应该用这样的精神去研究科学。回顾现代科学史,英国确实很了不起,出了多少开创性的大科学家。比如达尔文,他并不上班,没有工资,没有奖金,家里很富裕,太太更有钱,他每天在院子里散步,思考一些科学问题,没人催他,他还不愿意发表文章。这种研究风格和我们很不同,英国的文化和中国也不一样;另外,海洋文明和陆地文明在创新精神上也是有差异的。农耕文明最重要的是稳定,能够代代相传;海洋文明全靠闯荡,蹲在家里没戏。这两种差异导致了历史的差别,但是我们不要把责任都推到老祖宗身上,我们又真正的鼓励了多少科学创新呢?中国几十年在搞运动,学术也可以搞运动,例如一宣传哥德巴赫猜想,全国都来攻哥德巴赫猜想。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德育在于相信,科学不是这样的。而中国的文化却有过多的相信,这是农耕文明的缺陷。我到莫斯科大学时还没有批判斯大林,当时学生写论文献引用伟大列宁的话,然后再说自己的观点。我们文化大革命时远远超过了当时对列宁的那种崇拜,文章不仅有语录、还有黑体字。会看文章的凡是见到黑体字都跳过,因为这些都是语录。应当承认,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中,存在着不利于创新的成分。直到今天,我们的教育和科技体制中还不时觉察到当年科举制度的遗传基因。

第二是执著的精神。这就是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的话,他说他的文章是在“三上”写的——马上,枕上,厕上。欧阳修的“三上”说明你真的要做科学的话,你就要入迷,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我非常喜欢坐飞机想问题,坐在窗口看着云层,海阔天空想问题,很多科学的思考都是用在路上的时间激发出来的。台湾留美有一位搞物理的陈之藩写过很好的散文,说通用电器公司在大楼转角都有桌子和笔,那些科学技术人员有一个念头时就可以立刻写下来,以免稍纵即逝。世界上好的成果都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而是憋着气写出来的,好的文学作品是这样,科学也是这样。科学家的成绩都不是在聚光灯下的,而是在不为人知的实验室角落里诞生的。王国维先生曾经提到做学问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很容易做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衣带渐宽终不悔”,那时候还能坚持下去,就不容易了;第三个“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能做到这点的就很少了,这个要看你的运气、你的造化。,有的大科学家一生潦倒,,身后才被社会承认,由儿子出来介绍他父亲当年的故事

第三,要有一种战略的眼光。不光要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这就是战略科学家的问题,真正做到抬头看路要求是很高的,首先要知道路在何方。我是学古生物的,80年代在澳大利亚跑了半个澳洲的海岸,想研究海岸带的有孔虫,还想做全世界的。好在后来没有继续做,有前辈点拨说这些是“雕虫小技”,做得再好又怎么样呢。80年代后期开始作古海洋学,这是瞄准深海的,一开始惨淡经营,现在国家重视深海了,而这正是同济海洋地质的特色。我们坚持坐冷板凳的精神,终于得到国家的承认。等到我们这个实验室拿到创新团队,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后,我们又宣布转向,走出实验室去迎接海上现场的挑战,不能就到此为止,抛物线到达顶点后就走下坡路。

二、研究生

曾经请教过一位前辈,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为什么中国的大学生很强,可是到了研究生阶段都很一般,他说这可能就是education training的区别。要做training就连猴子也行, education不一样,它需要启发你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制里,所有的学生都在为考试而念书,并且过分迷信院士等权威。记得当年我对李国豪校长说,我们研究生的教育是教大学生的办法。他说不,这简直是中学生的教育,很多都是管的办法,而不是启发,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大败笔。教育研究生首先要分别对待、因材施教,其次要提供条件,在他研究、写作中去点拨,三要能够保护学生,使其不受流行病的侵扰。

研究生千差万别,“玉不琢,不成器”,就是要“琢“。要分析学生的特点,尽可能个体化培养。学生差别太大,但只要是有心做学问的,老师就应该点拨、而不是嫌弃他,也绝不可以随便许愿、误导终生。学生无非有三类,一类是很拔尖的,一类是很糟糕的,当然大部分人是中间层,不好不坏。宋朝的程颢说过,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你如果仔细地教过学生就会明白,你强调这边,学生就往这边歪,总是有偏颇,所以要求老师一个一个去分析。要在你身边建立起一个小集体互相帮助,很多学生是从同学、而不是老师那里学的。

我觉得老师和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讲课,我讲你听,而讲课大有讲究。我自己现在的教学办法是每学期只讲五次,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我会给他们写评语。我认为我这样的教学是对的,你要点拨他,你要看他走的路到底怎么走。我每年讲的不一样,每一堂都重新备课,其实备课不仅是为学生,也是为自己讲,这样条理越来越清楚。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讲一门课是学习这门课的最好办法。专业课的教材鱼龙混杂,往往能写教材的人没时间,写不了的人偏偏又出教材。

最后是防止创新路上的流行病,防止讲套话、走邪路。老师要言传身教,要保护学生不受社会的侵扰,不误入歧途。学生平庸点不要紧,可千万别让学生染上一身病,千万别去学那种走江湖的本事这是老师的责任,当然你的能力有限,但是可以在你能力范围里把小环境搞好。

三、研究生导师

老师是什么,是“传授知识”,还是“灵魂工程师”?恐怕都不是,“灵魂”如何能像工程师那样去设计、制造?知识也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生产传播和物质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经济危机牛奶倒入大海,大家大惊小怪,可是知识浪费了就没人提起。其实知识生产出来绝大部分都浪费了,用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老师不可能在自己脑袋上接一根电线,在学生脑袋上接一根电线,把知识全都传输过去,知识是靠学生自己去认识的,导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

老师和学生的接触中有三点,第一是要从根上教学。蹩脚的老师照本宣科,因为没有自己的东西,一个好的老师最后可以把一堂课归结成一幅漫画,蹩脚的老师连标点符号都不敢动。越是大科学家,越是从根上讲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自己要钻研科学,不能只照讲义讲。第二个是要教问题。我在英国碰到一个美国教授,他说他上课从来不教答案,只教问题。因为科学发展到现阶段,真正的问题在哪里,这点一定要学透彻。我自己这辈子走了很多弯路,有很多人说到了退休时才知道什么叫科学,教问题是很难的。现在有了网络、电视,为什么还要学校上课?就在于间接传播的局限性,但如果不利用面对面的优势、学校气氛的优势,那就和函授、自学一样了。最后一点是师生关系。学生就像你的孩子,你确实需要全方位的关心他。老师要有一种不严而畏的精神,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却又让学生敬重你。

四、结束语

中国3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确实是世界上的一大亮点,但是上层建筑严重落后于经济基础。如今社会风气非常糟糕,演员假唱,裁判黑哨,科学抄袭等,如果这样的社会还叫创新社会,那还真是贻笑大方。社会风气是需要人引领的,而且引领者永远是少数。年轻人需要咬牙坚持,头悬梁锥刺股,年轻的时候哪怕被人踩到脚底下,蔫了还不死,有这种精神才能做成事情。“真善美”三个字,如果第一个“真”字没有了,其他两点都谈不上。同济大学就是要打造一种“真”的校风,如果在各位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这种特色,这将是对我国教育事业最大的贡献。

(汪品先,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

 


上一篇:汪品先,2009. 海底世界“战犹酣”. 文汇报.

下一篇:汪品先. 从海底观察地球——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 自然杂志 2007 (3), 125-1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