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新闻文章

 

汪品先院士:我第一次下到南海深处,竟然看到……-上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0-12-24来源: 访问量:

“院士talk”系列是由上海市委组织部主办、“造就”演讲承办的科普品牌活动。不久前,该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讲述了中国人探索深海的故事。

深海研究这个行业在“二战”前是不存在的,因此做这方面研究的人大多都是转行而来。我自己也是,我原本在莫斯科大学学古生物,后来通过微体化石研究深海。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界的老前辈就提出:“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拓宽视野的三大方向。但到目前为止,人类进入深海的能力还是很落后。至今已有三四千人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但潜入世界最深海——马里亚纳海沟的却只有几个人。

16世纪以前,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不大。后来,欧洲人通过“地理大发现”,跨过海洋到非洲去抓奴隶,再运到美洲开矿,这叫作在“平面上”进入海洋。

20世纪中期,人类开始意识到海洋有无尽的宝藏。探索海洋不仅在海边、在海平面上,而且潜到海洋深处,开始在“垂直方向上”进入海洋。

深海是地球表面的主体。如果在世界地图上把超过2000米深的海都涂黑,那你会发现整个地球的一大半都是黑的,它们几乎占了地球表面的3/5。

深潜、深钻、深网,即深潜科学考察、大洋钻探和海底科学观测网,是当今探索深海奥秘的三大手段。

目前,我国有3款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可以潜到4500米,“蛟龙号”可以潜到7000米,“奋斗者号”可以潜到11000米,覆盖了世界海洋的全部深度。

深海是什么样的?就是一个字——黑。潜到水下一二百米,如果不把深潜器的灯光打开,那几乎就是一片漆黑。但是打开灯光后,你可以看到很多想象不到的东西,最精彩的就是冷泉、热液和珊瑚林。

我第一次下到南海深处,看到可燃冰出口的地方有层层叠叠的冷泉贻贝群。我们意外发现了深水的珊瑚林:海底长着各种树样的生物,高的像乔木,矮的像灌木,更矮的像草,看起来很像陆地上的园林,其实这些都是动物。

热液口被称为“黑烟囱”,但它实际上并不是烟,而是从海底喷出来的达到三四百摄氏度的热水,水热了就变轻,里面含有很多黑色的金属硫化矿物,像黑烟一样冉冉上升。

更为神奇的是热液周围的生物群,比如管状蠕虫,它们没有嘴巴、肛门、肠胃,不像人类那样靠太阳、靠氧气生存,而是靠地球内部的能量,在黑暗环境下构成了另一个生物世界。

再往下,深海沉积物里也有生物,这是一些细菌类的微生物,它们的年龄都是以万年计算,甚至几千年才繁殖一次。这对于人类而言也许有用,未来说不定我们可以研究它们的“长寿基因”。

当然,现在人类利用的还不是深海生物,当前主要的海洋经济是海底的石油、天然气,占了目前全世界油气资源的1/3。

总之,随着深海资源的开发,海洋经济的重心从以前的“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向深海底部的油气转移,从海洋外部深入海洋内部,从海面的利用转移到海底的开发。

从历史角度看,世界文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河流流域里发育出来的大陆文明,比如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一类是从海洋里发育的海洋文明,比如爱琴海文化。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各具特色,并无优劣之分,但16世纪之后逐渐拉开差距,欧洲的海洋文明一路领先,中国的大陆文明越来越落后。所以,华夏振兴一定要过好海洋关,其中的关键在于海洋科技。

中国的海洋科技起步较晚,深海科技尤为落后。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制定,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科技方面发展迅猛。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低纬度边缘海,南海地处全球最大的大洋和最大的大陆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南海研究不仅对于东南亚,而且对于全球的气候变化、板块构造和减灾防灾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挺进深海的切入点。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深海研究计划,叫作“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该计划持续了8年,总投资达几亿元。全国共有32个单位、700多人次参加,设立了52个重点基金。我们在海上布设了空前密集的深海观测阵列,进行了多学科的观测实验,完成了3个半国际大洋钻探航次、4个深潜航次和各类航次上百个,通过大量的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最终揭示了南海深部的科学奥秘,获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21世纪,地球科学面临重大挑战,而答案就在海底。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深海研究,使我们国家重新赢得海洋的主动权。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汪品先

文字编辑:徐蓓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集中公示丨汪品先:带领“三深”团队 推动深潜科考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下一篇:汪品先院士:人类为什么要挺进马里亚纳海沟那么深的深海_网易